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 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决定 (2024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南充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时间:2024-07-02 09:25:00 | 来源:南充日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全面推动治南兴南再上新台阶,中共南充市委七届十次全体会议就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进行了专题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准确把握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5月30日给我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回信予以亲切勉励和殷殷嘱托;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相继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围绕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并出台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要嘱托、党中央和省委的系列决策部署,是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立足新阶段、把握新要求,从战略谋划上进一步确立目标定位,确定发展路径,强化工作抓手,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引领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努力把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锚定“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这一奋斗目标,明确“五区建设”发展定位。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产业集群成链,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成长,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突破发展,与成渝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协同度、耦合度显著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大幅跃升,制造业成为南充发展的坚实支撑。建设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绿色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绿色生活蔚然成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成型成势,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成为现代化南充最鲜明的底色。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春节文化、丝绸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深度挖掘,文化产业蓬勃兴起,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等景区品质大幅提升,自然风光之美、人文厚重之韵、热情好客之风充分彰显,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供给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文旅成为南充最靓丽的名片。建设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引领区。综合立体交通指数稳居全省前列,中国(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融入成渝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引领川东北经济区建设等成效显著,招商引资质效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开放成为现代化南充建设的活水源泉。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特质充分彰显,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宜居宜业成为现代化南充的城市标签。

紧扣发展定位,确定“五市战略”发展路径。坚持工业立市战略。牢固树立“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理念,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支柱性产业和成长性产业“双轮驱动”、内培和外引“双向发力”、扩规模和提质效“双轨并行”,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南充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挺起经济大市工业“硬脊梁”。坚持文旅兴市战略。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加快推进文旅设施升级、文旅业态培育、文旅品牌塑造,不断优化文旅发展布局,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打造巴蜀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坚持绿色优市战略。围绕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和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紧扣美丽南充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乡村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坚持开放活市战略。全面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围绕扩面、提能、升级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和东西部协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深度融入全省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总体布局,千方百计引才、多措并举育才、不遗余力用才,推动顶级人才突破、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释放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南充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扎实开展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重点行动

(一)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推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坚持电动为主、商乘并举、整零协同、整专一体,加快形成整车带动、配套拉动的产业生态,全力打造省级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化工-纺织-印染-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西部重要的化工中间品稳链保供基地和轻纺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预制菜、休闲食品、调味品、化学药、医美康养等细分产业,推动食品、医药和健康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等产业,打造成渝地区北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聚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将真空产业打造成新产业地标;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新空间,突破发展新材料产业,全力抢占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赛道。推动企业主体迅速壮大,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扎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升规入统。推动园区能级加速提升,加快把临江新区建设成为南充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提升“1+9”工业园区发展能级,积极推进表面处理产业园、高性能化纤纺织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推动攻坚合力提速汇集,坚持重点产业“链长制”和县(市、区)长直管工业机制,做实做优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推行“以投带引”模式,定期开展工业项目竞进拉练,全力推动力量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聚焦、资源向工业倾斜。

(二)开展农业特色优质发展行动。做大生产供应链,以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西充“全域有机”建设,巩固提升国家优质商品粮供给基地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加快推进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力做实晚熟柑桔特色优势区,积极培育以冬菜为特色的川菜调味品原料优势产区,持续擦亮“一区两地三乡”特色名片。做强精深加工链,推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建好以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为龙头的“1+8”农产品加工园区。做响品牌价值链,加强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壮大“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做实要素保障链,全面落实“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集中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覆盖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开展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提升景区品质,坚持世界眼光、国家标准、稳妥开发、内涵发展,以阆中古城、朱德故里为龙头,协同重点景区,联动全域景点,打造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景区集群,加快从观光游览主导向休闲度假主导升级。优化发展布局,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打造嘉陵江文旅发展带、主城区文旅引爆核、阆南仪文旅突破极、西营蓬文旅增长区,实现竞相发展、互补发展。创新业态产品,做好“文旅+”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非遗游、乡村游、工业游、康养游、夜间游等新业态,做强嘉陵江度假、演艺旅游、文博研学、休闲运动等特色文旅新产品。培育优质企业,深化市直文艺院团改革,做大做强一批优质文旅企业,积极引进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以及其他上市文旅企业,打造标杆型、引领型头部企业。创新营销推广,多渠道组织开展新媒体营销、在线平台营销,持续激发文旅热度。

(四)开展商贸提质增效行动。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着力扩大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加快提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商贸会展、国货“潮品”、电商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增长点,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推动老旧商圈更新和新兴商圈扩容,加快建设一批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扎实推进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促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实施商贸流通行业“十百千”工程,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优、产业带动强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项目,培育一批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促进外贸外资扩容增量,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中间品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高水平营运保税物流中心(B型),稳定开行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新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争创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

(五)开展营商环境优化争先行动。聚焦高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高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诉求“一号答”水平,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聚焦便捷化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规划建设高铁快运动货基地。聚焦控成本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应,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落实精准电价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天然气供应由“转供”改“直供”,将环境容量、能耗指标更多向实力强、技术先进、符合发展要求的项目倾斜。聚焦公平性优化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强化法治服务保障,深入开展《阳光问政》和入企“法治体检”,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暗标盲评”,提升“一网监”平台运行质效,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大力规范中介服务秩序,严肃查处侵犯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和推拖绕躲、吃拿卡要等行为,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快推广“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切实规范涉企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持续办好“南充市企业家日”系列活动。

(六)开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行动。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构建便捷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把全面关心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优质融合、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加快推进南充大学城建设,全力支持西华师范大学申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更名和整体搬迁、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积极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健康南充建设,深化“三医联动”协同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医学中心和市中医医院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探索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做好“一老一小”和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做好仪陇、营山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加快推进美丽南充建设,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规范提升城区市容秩序,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七)开展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攻坚行动。大力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治本攻坚,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研判、隐患排查、问题整治、安全监管。大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化债应急周转金,加强平台公司债务规模和融资行为管理,有序做好非标债务置换、到期债务偿还等工作。大力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加快建立“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化解社会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积极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大力化解生态领域风险,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八)开展干部队伍培优建强行动。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鲜明用人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紧扣发展需要选干部配班子,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干部综合表现精准识别机制。优化干部结构,加强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系统规划和长远培养,选优配强“一把手”、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干部,针对专业缺口精准招录引进调任干部人才。锻造过硬本领,强化干部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挂职历练,全面提升“一把手”政治能力、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年轻干部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全链条人才引育体系,推动人才向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科技创新等领域聚力,建好用好产业人才发展联盟、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打造川东北创新人才集聚地。提升纪法素养,推动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常态化长效化,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问题,超常规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基层监督,持续优化政治生态。激励担当作为,强化“不干事才是最大的错误,完不成任务才是最大的风险”的实干要求,建立干部实干实绩科学考核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三、充分凝聚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工作合力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各方面全过程,市委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加强对全局性重大工作的过程监测;强化县(市、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立足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细化任务要求、完善政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市直部门工作职责,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建立推进落实体系,成立“八大行动”工作专班,每项行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围绕阶段性成效、标志性成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推进情况一月一汇总、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出台专项考核办法,推动形成狠抓落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作用,切实调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行业商(协)会等积极性,把各方力量更好汇聚到现代化南充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营造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