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碧水映蓝天 绿色显魅力

时间:2022-10-25 10:04 | 来源:南充日报

行走在南充广袤的大地上,一山一水一城皆风景,无处不彰显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

十载砥砺前行,十年风雨兼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之歌,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短板得到迅速补齐,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强污染防治力度守护筑牢生态环境屏障

在南充,沿着嘉陵江畔漫步,举头遥望有蓝天白云,环顾四周水清岸绿……近年来,不少市民经常会被朋友圈里分享的生态环境“大片”惊艳。这一幅幅生态美景的背后,便是我市从“坚决向污染宣战”,到全面部署“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充”,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为守护好‘南充蓝’,我们严格落实‘气十条’,实行大气环境质量周通报、周排位、周扣缴和末位约谈制度等。”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雷达走航、无人机巡航等方式动态排查整治涉气污染问题,持续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终于让蓝天白云、繁星夜空成为了南充常态。

嘉陵江把最柔美的身段、最旖旎的风光留在了南充。如何让“一江清水永续东流”,不仅成为了人民群众对优良水环境质量的殷殷期盼,也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为让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我市更是在落实“十年禁捕”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制定出台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支持引导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积极提升渔政执法监管能力,强化联合执法监管等举措,持续用力、汇聚合力、精准发力,确保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促进鱼类资源有效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与此同时,我们在水环境治理中创新推行‘河长制’。”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以河湖长制工作为平台,强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行政执法等六项任务,成立了全国首个记者河长协会和全省首个跨界“联合河长办”,让全市河湖水质显著提升、河湖面貌显著改善、河湖生态显著恢复。“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更是入选了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加快绿色发展脚步擘画宜居宜业美丽画卷

家住顺庆区荆溪街道的市民张良荣,茶余饭后喜欢来到家门口的荆溪河边散步。河水清清,两岸水草丰茂,无不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谁能想到,曾经这里还是一条令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过去河边有好几个排污口,污水就源源不断地从排污口直接流进了河里。”他告诉记者,经过整治后,河边的排污口没有了,河水变清了,河边白鹭也多了起来。如今,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乐园。

高坪区江东大道七段曾经是化工企业集聚地,废气无序散排、污水横流溢流、废渣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嘉陵江沿岸生态环境,附近居民苦不堪言,路过甚至需要捂住口鼻快速通行。

为了转变这种“近水不亲水”的乱象,高坪下决心相继关停了飞龙化工、宏泰生化,搬迁了顺城盐化,为城市至少腾出了600余亩绿地发展空间。2017年又进一步启动沿江化工厂清零行动,支持化工企业关闭、改造、搬迁、转产,督促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向高端、精细、环保发展。

如今,当你走近江东大道七段时,眼前出现的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映照着两岸,草木繁盛、绿意盎然,好一派恬静惬意的景象。

不论是荆溪河还是江东大道七段,它们身上所发生的“蝶变”,正是我市加快低碳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小小缩影。“我们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坚持‘双碳’目标引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我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严控“两高”项目,着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推进节水、节能、节地等,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加深制度体系建设走出南充生态发展之路

其实,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在这十年间,南充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主要抓手,不断扎好制度的笼子,让生态环境建设之路也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2015年获批地方立法权以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进入了快车道。”回忆起十年来的建章立制奋斗之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言语中充满了感慨之情。

据介绍,2017年,南充启动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先后颁布实施了4部地方性法规,基本保持了1年半就有一部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法规诞生的速度。其中,所颁布的《南充市乡村污水处理条例》更是成为了全省第一部针对乡村污水治理的地方性立法。

除此之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三定方案,并开展年度工作考核。

“我们出台了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奖惩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对各县(市、区)流域生态补偿和大气污染防治奖惩考核等。”该负责人说,十年来,我市创新出台了“5G+AI+公益诉讼”促进生态保护工作办法,建立了一体化智慧监督平台,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有机衔接。同时加快推进全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充分运用无人机、空气微站、激光雷达走航等一些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让全市的环境自动监测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历史性突破。

十年努力,带来的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剧变。“我们将持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努力,让绿色成为美丽南充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