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高坪这份“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时间:2024-02-06 09:35 | 来源:南充日报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公共(专用)充电桩,新(改)建51公里农村公路……2023年,高坪区3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2023年,高坪区把政策、财力向民生聚焦,将发展红利向民生倾斜,紧紧围绕民生实事持续发力,一件件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城市发展的民生承诺落地有声。

A84个老旧小区蝶变换新

“小区有了休闲场所,大家有地方跳坝坝舞了。”近日,在高坪区都京街道红都小区,居民赵秀晴正在小区的休闲广场锻炼身体。她介绍,高坪区推进的老旧小区“旧改新”项目,让小区居民告别了闹心窝火的日子,过上了暖心生活。

红都小区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以前六合丝绸厂的职工宿舍。因企业改制,小区长达30多年脱管运行,致使小区路面、房屋立面、基础配套设施等逐步呈现破损、缺失状态。

“群众的需求清单就是我们的履职清单!”都京街道党总支书记王智慧介绍,2022年,该小区被纳入高坪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前期摸底中,我们充分听取居民意见,针对停车难等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改造方案。”社区先后组织居民召开了10余次院落会,收集到居民意见建议近20条。王智慧还邀请居民和党员作为代表共同商定改造方案,并监督改造质量。

针对居民意见建议,社区一个一个进行梳理,制定详细方案,以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优化居住条件、提升老旧小区景观风貌、美化居住环境为设计理念,增设了电梯,重铺了雨污管网,新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党群连心站等。

“以前,每天早晨傍晚,母亲都趴在窗台上,看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遇到熟悉的邻居朋友,挥手打个招呼,一趴就是一个多小时……”临近春节,红都小区居民王秀蓉将86岁母亲陈国华扶上轮椅,乘坐电梯下楼,为她买新衣服、购置年货。

陈国华因一次事故造成腰椎脱位,只能坐在轮椅上,一年难下一次楼。小区加装电梯后,陈国华下楼终于实现了“一键直达”。如今,王秀蓉每天都会推着母亲散步逛街。

“管道入户,一户一表,200户居民关心的用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在龙门街道嘉龙社区锦纶厂小区,居民罗江萍拧开自家的水龙头,由衷地赞叹。

锦纶厂小区修建于1987年,是龙门街道原锦纶厂的职工宿舍,典型老旧小区。近年来,该小区进行了外立面改造、雨污管网和电气管网重铺等工程。去年,该小区还进行了供水管网改造,实行“一户一表”。

红都小区和锦纶厂小区的蝶变,只是高坪区众多老旧小区改善居住环境的一个缩影。

高坪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区完成了84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6600余户。

B16万农村群众实现就业

近日,笔者走进胜观镇土巴寨村的乡村“微工厂”,只见数十名工人或缝纫鞋面、或裁剪鞋底、或修整鞋边。

“我们村里的乡村‘微工厂’主要做鞋类产品。农闲时间,村民都乐意到‘微工厂’务工挣钱。”胜观镇土巴寨村党总支书记鞠敬平介绍,乡村“微工厂”不定期发布用工需求,村民根据自己时间选择到厂里上班还是在家作业。

在长乐镇幸福社区的乡村“微工厂”内笔者看到,生产车间窗明几净,数十台缝纫机分列成几排。成品区的产品框内,整整齐齐码放着做好的鞋面。

社区群众王林芳农闲时就到“微工厂”上班,补贴家用。每天早上8时,不少村民陆续来到工位上,开始赶制产品。“这段时间农闲,每天吃完早饭,收拾完毕后,我就到‘微工厂’上班。”王林芳说,这个工作容易上手,她学了3天就会了。

去年以来,高坪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发放扶持资金、减免土地租金等方式,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走进农村,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建立乡村“微工厂”,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乡村“微工厂”40余家,涉及服装加工、手工制作、裁剪缝制等多个行业,累计带动3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9500元以上。

“在建筑工地,有技术的老师工资很高。像我这种没有技术的,只能干些力气活、杂活。”近日,小龙街道的夏阳谈起自己的务工经历感慨道,转机出现在2023年。“我在高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电焊。拿到《焊工从业资格证》后,在南充找到了一份焊工工作,一个月4500多元,离家近,工资也不低。”

在高坪,像夏阳这样的不是个例。李强以前在新疆开装载机,经过培训后,去年5月,高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他进入本地一运输企业上班。

去年,高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促就业、稳民生,“订单式”“定向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期,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100人。

高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区还开展送岗下乡、就业援助月招聘会、双选会等40场,1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劳务合作分社,初步构建起“国有劳务公司+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全链条劳务输出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超16万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以内。

C10万亩“菜园”充实“菜篮子”

“基地蔬菜采摘已接近尾声,每天销售1000多斤左右。今年已采摘5万斤左右,主要销往南充友信龙农产品交易中心。”近日,老君街道李家坝村的蔬菜产业种植基地业主吴可勇正在采摘儿菜,繁茂的茎叶下儿菜个头饱满,青翠诱人。

近年来,老君街道把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引导农户种植番茄、莲藕等蔬菜,同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老君蔬菜远销重庆、贵州等地。

“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2023年,高坪区将实施“菜篮子”工作列入“30件民生实事”中,通过积极改造、新建专业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等方式,推动蔬菜产量明显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区蔬菜种植基地面积已达10万余亩。

青居镇的1500余亩“白玉”萝卜也喜获丰收。菜农们手脚麻利地从沙地里拔出萝卜,打包装袋。不远处,停放着许多运输车辆,等待装车外运,为市民春节餐桌供应提供了保障。

基地负责人刘小兵介绍,今年基地的萝卜产量预计有上万吨。这些萝卜将销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说起基地萝卜畅销的秘诀,刘小兵直言,去年11月,高坪区农业农村局帮助基地引进了新品种,还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据悉,帮助该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是高坪2023年的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全区共新(改)建专业蔬菜基地0.35万亩,引进蔬菜新品种10个,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达1万亩,培育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12个,培育蔬菜产销主体1个。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科技、良种投入,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建设模式,稳定蔬菜生产面积。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示范作用。”高坪区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刘操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