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绘就海绵生态画卷

时间:2023-01-30 08:57 | 来源:南充日报

生态滞蓄塘、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广场……在主城区清泉坝湿地公园,海绵城市理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我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

“大雨不内涝,小雨不湿鞋”“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大考中,2022年,南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成功争创首批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专项奖补资金1.5亿元,其中2022年度已下达省级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位列全省第一。截至2022年底,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达66.14平方公里,约占建成区面积38.68%,超过目标任务30%。

系统化全域推进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与韧性。我市明确提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按照《南充市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市将统筹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统筹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水防涝,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思路,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从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4个层级系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打造“会呼吸”的城市,让人水和谐的图景展露城市的美好与柔情。

《方案》明确,到2024年,中心城区建成区4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不低于80%,达到30年一遇(对应降雨量190.7毫米/24小时)内涝防治标准的建成区占比不低于45%,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天然水域面积不减少,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40%,雨水资源化利用量达到8万立方米/年,城市黑臭水体稳定实现不黑不臭。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方案》,我市实施的重点任务包括: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分级落实规划管控要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过程管控机制,新城区不折不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因地制宜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强化多专业协调多目标融合,建立完善海绵重点项目库,推进居住社区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型道路广场建设、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水系治理、排水管网建设改造,以及加强海绵项目施工管理、海绵设施运行维护、建设效果监测评估等。

“这些重点任务,一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一一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负责人说,到2024年,我市共将实施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125.65亿元,其中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投资34.33亿元。

协调资源尊重自然重塑城市和人水关系

1月29日上午,冬日暖阳给北湖公园洒满阳光,桥在水上、水在绿中、景在园中、人在景中,公园游人如织,和谐美好。公园一名负责人说,北湖公园在综合改造提升时,就充分利用了海绵城市理念,地下建设了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对雨水再利用,经过处理的雨水,一方面为湖里补水,一方面作为园林绿化浇灌用水。

在顺庆城区清泉坝片区,一个个绿地小园林镶嵌其中,园内水草丰茂、鲜花绽放,一条小河碧波荡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负责人说,清泉坝片区地下建设了防洪排涝渠系和“毛细”雨水收集管网,还有一条40余米宽的小河流。降雨后,雨水通过渠系和“毛细”管网收集起来,在片区内形成小河流,既是景观,又是片区生态景观的浇灌用水。人行道路也选用具有渗水功能的地板砖,让雨水渗入地下并“储藏”起来。

行走在凤垭河嘉陵城区段,两岸美景次第入眼,与嘉陵江汇合处,成群的野鸭、白鹭、候鸟在水面嬉戏。

凤垭河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之一。几年前的凤垭河常年一河污水,走在河边,阵阵臭味扑鼻而来。治理凤垭河,我市在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彻底关停河流沿线养殖场,加快片区雨污水管网新建、改造及疏通维护,补齐流域内雨污水收集管网设施短板的同时,还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两岸种植生态草坡、设置青石护岸和水生植物净化带等。经过治理,如今的凤垭河摇身一变,水清岸绿,处处有美景。

“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截至目前,主城区严重内涝积水点消除率达100%;新建城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建成了以清泉坝海绵示范片为典型的绿色、宜居、韧性城市新区。自海绵城市建设启动以来,我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增加328.5公顷,河湖水面率增加0.6%。截至2022年底,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达66.14平方公里,约占建成区面积38.68%,超过目标任务30%。同时,“南充市清泉坝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片区”项目入选2022年度中国“全域海绵”典范项目终评名单,四川省仅3个项目入选。

实施重点示范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再提速

1月29日上午,在顺庆城区镇泰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处处是紧张忙碌的施工场面,工人们正在开挖路面,或是安装地下雨水和污水管网,或是进行透水人行道施工。“整个项目不仅涉及老旧小区改造,还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7.3公里,建设透水铺装2300平方米,建设植草沟或下凹式绿地500平方米。”现场一名施工负责人说。

随着新一年的开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也将提速。按照部署,在2023年,我市将继续实施11个2022年度项目,总投资32.38亿元,其中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投资12.71亿元。同时实施2023年度25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到年底,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专项规划编制和技术指导文件制定,形成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为了实现目标任务,在2023年,我市还将充分发挥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作用,持续完善市级统筹、区级负责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各区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落实责任,确保海绵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2023年,我市还将建立完善项目清单,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整合各类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省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好资金保障,以及鼓励支持海绵城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鼓励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课题研究,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推进。

城市的形态,不应该单纯只有冰冷坚硬的水泥森林,更应该包含柔软而富有活力的“海绵”。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我们一起奔赴美好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