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散落南充乡野的文化瑰宝
石窟与摩崖造像,在崇山峻岭、田间地头幽僻之地开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说起石窟,人们大多知道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其实,在南充的乡野之间,石窟、摩崖造像遗存也星罗棋布。近日,记者从南充市文广旅局文保科、西华师范大学巴蜀石窟寺研究所获悉,此前,全国开展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南充也进行了规模最大、最为专业的专项调查,梳理出全市269处石窟、摩崖造像遗存。其中,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10处。在开凿年代方面,有43处开凿于唐宋时期。这些千百年前留存下来的文物,规模大小不一、表现形式丰富,堪称散落于乡野的艺术瑰宝。
A专项调查摸清乡野文物家底
摸清石窟、摩崖造像遗存,是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利用的前提。
全市石窟、摩崖造像遗存数量基于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2020年,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全面铺开,四川省文物局成立四川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正是这一次机会,南充迎来了规模最大、最为专业的石窟寺专项调查。
调查由四川省文物局统筹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等五家单位参与,各地文物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家单位中,包含驻市高校——西华师范大学。根据工作安排,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团队主要负责南充、广安两地石窟、摩崖造像遗存的田野调查工作。
西华师范大学在石窟寺研究方面一直颇有影响力。2016年9月,该校成立了巴蜀石窟寺研究所,对巴蜀地区石窟造像进行了大量深入、持续的调查与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巴蜀石窟寺研究所所长符永利全程参与了这一调查。据他介绍,接到工作任务后,校考古团队积极行动。2020年11月4日至6日,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考古文博系13名师生参加了四川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培训班。随后,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南充的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进行了详细筛选,商讨制定出调查工作的具体方案。
“田野调查工作从2020年11月起至2021年2月止,为期3个月。”符永利说。
B 269处遗存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何处飞来海上山,两蓬高峙白云间。”在营山县,藏着一座山,形似神话中的蓬莱山,名曰太蓬山。山中藏有一个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该组造像开凿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雕刻技艺精湛,排列整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在南充境内,如太蓬山摩崖造像这般,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的石窟、摩崖造像数量颇多。
符永利介绍,四川石窟开凿始于北朝晚期,繁荣于唐宋。安史之乱后,随着北方的石窟造像工匠避乱入蜀,四川成为了全国石窟开凿的中心。根据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全国共有5986处石窟(含摩崖造像)遗存,四川2134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从省内来看,全省21个市(州)除攀枝花外,全部存在石窟相关遗存。数量方面,超200处的仅有4个,分别为成都、资阳、巴中、南充。南充共有269处石窟(含摩崖造像)遗存,包括龛窟数量733龛,摩崖造像数量3934尊,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石窟和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两种形式。“南充摩崖造像数量显著多于石窟,269处石窟、摩崖造像中,石窟共8处,其余均为摩崖造像。”符永利说,在开凿年代方面,开凿于唐宋时期的有43处。
“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南充新发现石窟、摩崖造像22处,进一步完善了全市‘三普’记录在册的石窟寺档案资料,摸清了石窟、摩崖造像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构建完善的保护利用体系提供了科学有效依据。”符永利告诉记者。
C保护利用让“活化石”代代相传
石窟、摩崖造像通常依托自然山体开山建造或利用天然土体人工加工建造。由于建造时间久远,加之环境因素影响、人为活动影响,较容易受到毁坏。
“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有新发现石窟、摩崖造像的欣喜,也有消失的遗憾。”南充市文广旅局文保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南充有白岩嘴岩洞等5处摩崖造像消失,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据了解,全市石窟、摩崖造像中,有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10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对阆中大像山摩崖造像、南部县禹迹山摩崖造像、营山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等,进行了保护开发并取得成功。
从南充市区出发,驱车约1个半小时便能到达南部县禹迹山。沿着禹迹山绝壁石道拾级而上,一座飞檐凌空的建筑呈现在眼前。一座大佛倚岩而立,身影清晰可见,这便是南部县禹迹山摩崖造像的主要部分。大佛通高约18米,建造于隋唐时期。其仪态、神韵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称上乘,与乐山大佛和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2013年,南部县禹迹山摩崖造像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我市还依托禹迹山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大力打造禹迹山风景区。
“下一步,我市还将积极推动石窟、摩崖造像的保护研究工作,加强数字化保护利用,积极探索‘石窟寺+旅游’新模式,让铭刻南充人文情怀的‘活化石’代代相传。”市文广旅局文保科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市(州)政府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频道)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