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搜服务
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南充市 营商环境 留言专区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召开

时间: 2025-02-28 12:42 | 来源: 南充日报

2月27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及成效。

据了解,2024年,我市聚焦群众关切,推进简政放权。围绕群众关注的环评手续办理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权限,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54个大项145个小项环评文件审批权限,下放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具体办理,减少审批层级,最大化实现环评审批“就近办”;压减审批时间,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限由法定60(30)日分别压缩至20(6)个工作日,环评审批效率提高70%以上;优化审批模式,探索实施“承诺审批”“打捆审批”,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26个大项58个小项项目环评纳入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实行“先批后审”。

聚焦重点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建立“省市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清单”,落实“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总量指标来源、环评文件编制等问题;实行容缺受理,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对主要材料齐全、次要材料缺失的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先进入技术审查、现场勘察等程序,待材料补齐后予以批复;实行预审办理,针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境问题复杂的重点产业项目以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环评预审,从产业政策、制约因素、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聚焦源头防控,守住质量底线。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在发展中守住南充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严把环境准入关,坚持做到“五个不批”;严把环评质量关,有效提升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意识、环评单位和编制人员质量意识;严把监管执法关,坚决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无证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据统计,2024年,全市高效审批了238个项目的环评文件,涉及总投资300亿元。与此同时,我市持续推行柔性执法,2024年,全市共办理不予免予行政处罚案件24件,不予免予处罚金额330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承办:南充市电子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13000012 | 蜀ICP备05029665号-1 |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